• 中文
    • English
  • 注册
  • 设备设施 设备设施 关注:0 内容:1576

    浅析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成功的要素(二)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设备设施
    • 烧锅炉没人要

      3  配方


      很多工厂化栽培的失败,往往是由于配方不合理引起的。配方的不合理,不仅加长了周转期,而且严重影响了菌丝生长的一致性,造成菌包、菌龄不一致,出菇不整齐。不同品种、不同菌株具有不同的最适宜配方;同一菌株对不同材料的分解吸收具有选择性。在选择配方组合时除了充分考虑配方的营养性状外,在设施栽培中还应该充分考虑其物理性状,即通气性和保水性。这样既能保证菌丝生长充分的营养,又能保证充足的氧气和水份,加快菌丝生长,缩短生长周期。


      传统季节栽培的配方要求后劲充足,菌丝对于配方中的营养吸收转化较慢,往往要好几潮菇才能将配方中的营养完全转化吸收。而设施栽培配方要求是菌丝生长速度快,尽量缩短生长周期;营养充足且能够被菌丝一次性充分转化吸收,第一潮菇产量能占总产量的80%以上;物理性状良好,能最大限度让菌丝生长均匀整齐。为了缩短周期,充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周转率,寻找适合该菌株生长的最适配方是设施化栽培增加效益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4  优良的栽培工艺


       包括装袋、灭菌、菌种、接种、周转运输、培养方式、出菇方式、培养房及出菇房的设计和规格、环境因子调控、病虫害预防及相关配套机械设备等工艺。


      4.1  装袋


      对于装袋时培养料的松紧度和装袋规格的选择,不同品种要求是不同的。装袋时力求松紧度和装袋规格均匀一致,这是保证菌丝生长速度一致的基础。


      4.2  灭菌


      灭菌方式的选择,特别是操作性,是影响灭菌成品率的关键。因为灭菌是一刻不能松懈的,只有保证连续的足够的蒸气量或蒸气压力才能保证灭菌彻底,灭菌操作人员要求有极强的责任心。灭菌操作性强可以减少灭菌人员的疏忽,从而减少灭菌风险。


      4.3  菌种


      为了保证菌丝生长周期和菌龄一致,菌种类型的选择是很关键的。液体菌种、颗粒菌种、枝条菌种和棉籽壳木屑菌种因接种方式不同而选择方式不同。


      4.4  接种方式


      有传统经典的接种箱接种和无菌室接种方式,其方式的确定因规模、品种而定。


      4.5  周转运输


      工厂化栽培中装袋、灭菌、接种等过程,利用周转筐周转是最基本要求之一。整个生产过程尽量减少人为接触菌包,这是检验工厂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现在很多工厂已经发展到培养和出菇均用周转筐进行。


      4.6  培养和出菇方式


      有墙式和层架式两种,方式的选择也因品种不同而异。


      4.7  培养房、出菇房设计及规格


      根据设计的规模(日产量)、不同的品种、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场地的地形风向而定。


      4.8  环境因子的调控


      即温度、通气、水分、光线等生长因子的调控方式和调控方法,因设施配备、库房设计和品种的不同而不同。探究最适合的调控方法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菌株对环境的要求,是一个细致的工作。


      4.9病虫害预防


       以防为主。通过选育抗病、生长快,适应设施栽培的菌株,配合良好的配方,培育强壮的菌丝来增强抗病性,同时结合物理防治和对环境的定期化学防治。


      4.10  机械设备


      包括拌料、装袋、灭菌、运输周转、喷雾加湿机械等配套机械。


      工厂化栽培的成功是所有工艺细节的总和,哪个细节出问题都有可能带来灭顶之灾;而每出现一个问题一定有某个或多个细节出问题。所有的工艺细节都要充分考虑其操作性,操作性不强则容易在操作中出现细节问题。当然,技术主管也必须是对微生物、机械、制冷、自动控制等专业知识熟悉的综合型人才,这是工厂化栽培成功的保证。


      工厂化栽培的基本理念是:一致、整齐、周转快。工厂化栽培的四大要素都是围绕这基本理念来考虑和展开的,只有真正做到这四大要素的优良结合,把握每个工艺细节,才能充分发挥工厂化栽培的最大效益。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 发表内容
    • 做任务
    • 实时动态
    • 到底部